顯示具有 手牌管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手牌管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2024期末盤點遊戲心得(十六) 聖胡安

 


十六、聖胡安 San Juan

心得:這款遊戲是2023年全家至歐洲旅行帶去玩的。本遊戲是早期桌遊策略大作"波多黎各"的紙牌版。運用相同的機制,每人輪流選一個動作,選該動作的人獲得特權,大家一起執行該行動,此外搭配紙牌一卡多用,創造出多采多姿的遊戲策略。

因為是卡牌遊戲,體積小,玩法簡單,可行策略卻很多,很適合帶出國玩。但這次至歐洲旅遊,卻也只有玩兩天。不過遊玩的回饋卻是不錯。很多卡牌遊戲很吃機運,但聖胡安雖也有抽牌的機率存在,但還是能藉由卡牌的功能策略搭配,打出許多形形色色的玩法,這可說是聖胡安是評價不錯的紙牌遊戲。

另外這一款因為出品年代久遠,也有新舊版美術的差別,算是少數新版美術勝過舊版的案例~但也是直接套用姊妹作品"波多黎各"的新編美術。


2023年夏天位在南法亞爾的民宿家中

有策略的紙牌遊戲"聖胡安",兩場好像都是姐姐獲勝。
新版美術,套用波多黎各的新版美術,比舊版漂亮多了




聖胡安的舊版美術,也是簡陋到不行



2024期末盤點遊戲心得(十五) 澳門

 十五、澳門Macao 


心得:

這一款澳門也是我桌遊生涯前期就入手的桌遊,不過因為是英文版的,所以等了好久將卡牌中文化後,才開始起手試玩。其中轉輪盤的設計又是令我大開眼界,最後發現原來作者又是Stefan Feld,果然是桌遊設計奇才。

這款遊戲,還是著重在人物卡牌能力的使用,與資源轉盤的取捨。搶澳門城內的貨物、輔以跑船搶分、搶順位。遊戲最燒腦的部分還是輪盤轉動的資源取捨,以及在有限數量的人物卡能力搭配。這些機制構成德式桌遊的基礎,很多遊戲都採取這樣的機制,像是"布魯日Brügge",我也只能說這一款大概可以說是布魯日的前傳吧~不過相較於布魯日,我反而比較喜歡澳門~布魯日能勝過這款的地方大概只有美術吧!

小孩在旁邊自得其樂

大人自顧自的廝殺桌遊

澳門只占地圖一半,剩下的就是將東方貨物轉運回歐洲各城市的路線。

多樣化的人物卡及建物卡,功能多樣,可以搭配出不同得分方式

遊戲結束後都要合照一張紀念

澳門城市細部,未來或許也會到澳門一遊吧?

可惜遊戲最多只能四人


2024期末盤點遊戲心得(十四) 工業革命

 


十四、工業革命:蘭開夏Brass: Lancashire

心得:

這款遊戲也是破紀錄的買了十年才開成的遊戲,雖然之前有自己單獨試玩規則,但畢竟跟真人對打的感觸還是不一樣。

第一場時間不夠,只玩到運河時代結束就計分,但講解遊戲規則外加四人局,也花了二、三小時,大家對於造船廠一造好就大量得分的好處嚇到,但殊不知真的玩到鐵路時代,才是這款遊戲的精髓。

玩過第一場後,衝著興致,晚上回家就跟小孩再打一場,這一次一家四口,沉浸在桌遊的時光,一路玩到鐵路時代,遊戲互動很高,卡位精彩,最後靠著弟弟的助攻,買我的鐵媒,讓我有機會反敗為勝,衝到第一名。快樂時光竟也經過四小時。

亮點:不愧是兵器譜上排名第一"工業革命伯明罕"的前作,遊戲最大的亮點就是運河時期的布局與鐵路時期的激烈卡位攻防。感覺就是玩兩套不同的遊戲策略。大多數的遊戲流程都是線性式的前進,但工業革命的兩個時期,卻需要截然不同的策略與打法,甚至運河時期的布局,更需要深謀遠慮的安排,才能在鐵路時期大殺四方。

另外資源的供給方式,也是與其他遊戲有不同的運作方式。包含資源與價格的供需法則,能真實呈現遊戲中市場的走向,到底是要產鐵、還是產煤,要等價格被哄高後,再來產煤鐵嗎?這類價格隨貨物水漲船高的設計,不知道工業革命是不是開山祖師?

總之推薦給喜愛重度策略、卡位、資源規劃的玩咖~


第一場工業革命四人局,只玩到運河時代就結束~

我好像靠最後建立造船廠一舉將比數超前~

小孩長大,我們家也可以開始開重度桌遊了~最後感謝弟弟買鐵買煤協助開路~讓我反敗為勝

遊戲好玩歸好玩~可惜只有一面圖版~若能像電力公司一樣出不同國家的地圖,那就太有趣了~


2024期末盤點遊戲心得(十) 海盜夫人

 


十、海盜夫人 Madame Ching

心得:這也是一款入手好久的桌遊,終於整理好中文規則,可以帶來社團開看看。首先就先找學校課後照顧班的小孩開看看,因為是輕度策略遊戲,外加數字接龍,海盜主題性也算還可以,雖然有部分功能牌需要解說,但不妨礙小學生的遊玩興致。我以大虐小,第一局就以第一名坐收。

第二局,終於有機會在下班後的時間找團員開一下。上一場輕鬆虐菜的我,這一場跟大人對打,狠踢鐵板,居然以最後一名坐收。

先說一下我之所以買這款桌遊,單純是因為美術畫風我很喜歡,美術繪圖師是Vincent Dutrait,他的作品很多,像是最近的七大對決:魔戒以及Lewis & Clark、New York 1901,每件作品的質量都很高。至於海盜夫人的遊戲性,我覺得還算勉強可以一玩,海盜船的前進基本上需要靠數字接龍的機制前進,但很多就是憑運氣抽牌,雖然有選公開牌的選項,但整場遊戲能用的策略有限,真的比較適合家庭遊戲。


2024年末的桌遊幫最後一場桌遊。

期待來年能開更多桌遊~

寫完功課後的空堂時間,也成為課照班小孩子的桌遊時光。


2024年12月11日 星期三

2024期末盤點遊戲心得(八) 歐洲十日遊

 


八、歐洲十日遊 10DAYS IN EUROPE

心得:這是一款寓教於樂的桌遊,與鐵道任務一樣都是在地圖上旅行的遊戲,所用的機制也是手牌,只是鐵道任務是收集車票,開拓路線,另外有任務卡指名目的地。而歐洲十日遊的目的地卻是隨機應變,端看玩家如何在十天之內規劃路程。

遊戲的趣味性來說,鐵道任務比較有趣,因為多了互相卡位的刺激感,另外任務卡更增添遊戲的使命感。反而歐洲十日遊的規劃機制反而比較困難,遊戲過程也呈現一直在換牌的單調動作,因為沒有其他機制可以濾牌,因此玩起來就是只能靠運氣的一直翻牌,遊戲性真的比較差一點。就只是款適合家庭小孩的教育類型桌遊。

再去歐洲玩之前,都要複習這款遊戲

認識歐洲地圖的好遊戲

最後我規畫出來的十日遊路線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2024期末盤點遊戲心得(四) 巴黎聖母院

 


四、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心得:2024的暑假,再一次的把心目中的輕度桌遊神作"巴黎聖母院"拿出來玩,距離上一次參觀巴黎聖母院已經是一年前的事了。

巴黎聖母院遊戲流程十分輕快,選牌、傳牌、打牌、擺放指示物,外加飛車追逐以及鼠疫橫行,是我喜愛的桌遊設計家「Stefan Feld」的神作。這一次玩了好幾局,充分感受到這款遊戲的魅力。尤其是三選一的傳牌動作,更是本遊戲的精華(不知道後來的女巫釀是不是有參考這個機制)。

這一次開聖母院,連玩二天數場,也有新的體驗。手牌挑選加傳下家牌,是一門學問,開車搶貨、防堵疫情升溫,搭配人物卡的連續技...這些都是遊戲中的醍醐味。越覺得Stefan Feld真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桌遊設計師,已經超越我對烏玫瑰山的喜愛。(因為他總能設計許多機制不同的遊戲,不像烏玫瑰山老是抄襲自己的作品機制)

亮點:不同人數的圖版花樣變化,令人驚豔。各種機制搭配合宜,遊戲順暢。遊戲時間適中,令人可以連開數局,但仍保有新鮮感。


花瓣式的遊戲圖版,可以當很好的教具

狂打數局,原想積極搶分,拿了讓分數翻倍的人物卡,結果導致鼠疫爆發,死了很多人,最後一名坐收。

後面幾場,修正前一場最後一名的教訓,在控制鼠疫下,順利取得第一名與第二名的佳績。

2023的巴黎聖母院

2019 還沒燒毀前的巴黎聖母院~

2019巴黎聖母院的石像鬼~


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

2024期末盤點遊戲心得(二) 佛羅倫斯王子

 二、佛羅倫斯王子Princes of Florence


心得:

上次玩這款遊戲已經是2023年7月了~那時要出發去歐洲玩,第一個落腳地就是"佛羅倫斯",所以就開了這款遊戲應景。雖然遊戲有競標的元素,但整體遊戲還是著重在湊牌搶分,有發表作品才能賺錢換分。遊戲十分緊湊,絕無冷場,雙方分數的差距其實都很近,常常只要比別人多發表一次作品,就能贏得勝利。最後~這款遊戲我好像常常無法獲勝。

雖然是玩文藝復興時期的桌遊,但舊版美術一整個有辱文藝復興的美名,醜到不行。好險新版的美術有勉強救回一點點美術,但離我的標準還有很大的距離。

PS:想體驗文藝復興時代的光輝絕對不能錯過"佛羅倫斯"。


出國前團戰~贏家才能去佛羅倫斯


二樓房間這個2024暑假前改建,以後看不到這個景色了~

終於在玩過這款桌遊沒幾天後,成功抵達"佛羅倫斯"

"佛羅倫斯"可說是我旅歐經驗中覺得最值得一遊的城市之一

新版的美術有救回這款遊戲,但不知道銷售好不好~

醜到不行的美術,感覺直接用測試版的圖板印出來的感覺


2022年12月5日 星期一

桌遊私人幫23~西國建築師Architects of The West Kingdom(下)

 第四場:四人局

2022/3/30 學校停課前一天,這一場大家分數都衝得頗高,A女靠著建築物以及高道德值拿到40分,B男則靠著建築物以及大量財寶獲得37分居次。我還是以蓋教堂來衝分,只可惜教堂只衝到12分,若衝到最高等多得8分,我應該還有機會第一名。最後只得32分,終於下降到第三名。(這個遊戲我勝率蠻高的) 老婆這一場蓋建築蓋不過大家,衝教堂也沒多高,其他分數也不像樣,只好又淪落到第四名。

可惜B男,為了累積大量財富,多吃了幾張黑卡,讓分數被扣到一些,不然也有機會衝賞第一名。


好玩又刺激,也有點燒腦的中度策略遊戲

這遊戲也很注重callgame時機,結束的好,可以讓別人多損失幾分。


第五場:五人局

3/31 前晚居然通知停課一天,改上線上課程,台灣又陷入疫情的恐慌中,讓人想起台灣還在疫情的支配下。在完成一天的任務後,桌遊幫的同仁,又利用下班時間,小聚一場,不知道玩完這一局後,下次桌遊團戰又會是什麼時候了?


這一場,我改變策略,先努力讓自己成為台灣最大黑幫,利用黑市轉取大量資源與財富,接著完成目標後,努力從政洗白,拼命政治獻金(提升道德值),等到道德值恢復到可以蓋教堂後,拼命蓋教堂來取分,最後建築物與教堂都讓我各拿下12與20的分數,雖然有黑卡扣分,但也被手邊的財富抵銷掉。其他幾家雖各有斬獲,但分數還是差我一點點,又讓我拿下第一名。

總計這幾個禮拜玩了五場多人局,我拿下三場第一,勝率還不錯。心滿意足地結束這一系列的戰鬥,下次要改玩別款遊戲。


不知道為何A女的道德值低到被扣七分,也沒撈到什麼好處,當黑道還真是一把兩面刃。

幸運只用一張學徒(工匠,三種技術都有),就能蓋出三張建築物

遊戲結果:第一名我32分,依序B男、C女28分,老婆23分、A女18分

這一場我能獲勝的關鍵,在徹底利用玩黑社會後,馬上轉職提升道德度,讓自己還能洗白回教堂賺取名聲,簡直跟電影黑金演得一模一樣。另外最後callgame也讓我讓我獲得一些好處。


遊戲心得:

         故事雖然老套,機制感覺上也是一般常見的工人擺放、資源轉換,外加部分手牌功能,構成遊戲主體。不過設計者將這些機制融合的很不錯,沒有太多刻意的規則來破懷遊戲流暢度。另外最特別的兩個亮點設計,第一點就是依照玩家道德值的不同,遊戲能選擇的行動也會有所改變,進而創造出不同的打法。第二點就是玩家可以綁架別人的工人,讓別人的行動力受限,這大概就是增進玩家互動的有趣方式,沒有這個機制,遊戲也許會變得比較單機及和平,變成單純搶快,搶蓋拿分數。多了綁架工人,有時候就要注意自己派工人的順序與地點,遊戲也變得比較有暴力互動。

特色:

1.遊戲節奏暢快,可以讓人一局接一局。

2.角色能力易懂,組牌後的功能不會太複雜。

3.遊戲走法多樣,可以多試試不同的打法,但一樣是歐式分數沙拉的遊戲,什麼類型的分數都要撿一下,才有可能獲勝。

4.遊戲多了一組Automa機器人的牌組規劃虛擬對手的行動,可以供單人或雙人遊戲時,多了一位虛擬對手,來阻礙你得分,這個設計對雙人遊戲來說,提供很不錯的體驗,讓雙方互卡之餘,還要齊心合力對抗第三者。 

5.遊戲最吃運氣的還是你一開始抽到的建築卡,以及學徒開出來的順序,能不能搭到你的牌,其他部分,就真的考驗自己的工人擺放時機。

缺點:

1.設計上覺得還是脫離不了資源轉換分數、角色能力與建築功能互搭的傳統設計,沒有太多新亮點。(道德值設計及綁架工人,不算是很特別的機制),只能說是還算好玩的工擺遊戲。










2022年12月2日 星期五

桌遊私人幫22~西國建築師Architects of The West Kingdom(上)

 大家好~我是桌遊自在天

今天要介紹的遊戲是西國建築師Architects of The West Kingdom


遊戲介紹:

        遊戲故事很老套,你是一位歐洲中古世紀的建築師,要協助國王蓋教堂賺取名聲、蓋各式各樣的城鎮建築增加資金。一開始你只有很多工人,工人可以協助你去採集建築所需的各種資源,人越多採集效率越高。而你的道德值過低,還可以派工人去黑市進行交易,可以更有效率地獲得價值更高的資源,例如黃金,但道德值過低就不能到教堂進行奉獻工作(協助蓋教堂)。

      遊戲中,光有工人還不夠,你還要聘用各種專業的學徒來協助自己蓋建築,透過各種建築物的功能,增加自己的分數及資源。另外想快速拿分數,協助國王蓋教堂也是很棒的投資方式。

         簡單說,工人就是行動力,可以用來拿各式資源,然後玩家透過獲得各種特異功能的學徒,以及蓋出各式各樣功能的建築,來轉換分數或提升拿取資源的效益,就是這麼簡單好懂的遊戲。

        

戰報:

第0場:2人局

       在家裡,先跟老婆打一場預習賽,兩人遊戲可以多加一組Automa機器人的牌組來規劃虛擬對手的行動,阻礙我們放工人,不過虛擬對手還是會計算分數的。遊戲中我主攻蓋教堂,順便刷蓋教堂的好處。老婆則主攻蓋建築,希望透過蓋建築的combo,來求得額外分數或資源。兩者流派沒有那一個比較優,端看你學徒牌的搭配。

     最後我還是28分比24分贏過老婆。雖然虛擬對手不斷綁架我們的工人,其實只要規劃好行動順序,我覺得工人被綁其實還好,畢竟你手頭還有很多工人可以應用,不用為了幾個工人被綁走而亂了自己的配套。提前做好風險管理是很重要的!

遊戲中,教堂派的好像還蠻容易獲勝的
(表圖計分欄位錯誤,第一欄是建築物計分,我寫成教堂計分)

學徒與建築物功能的互搭,能否形成有效的combo,也是遊戲能不能獲勝的重點。


第一場:五人局

      跟老婆預習過一場後,終於帶來桌遊私人幫內跟大家團戰,果然又獲得一致好評,遊戲性及緊張的對弈感,讓大家都想繼續上訴。遊戲人數可以1~5人同樂,更是很容易讓大家眾樂樂。

     由於是這一場,大家都不敢讓自己的道德值太低,所以教堂的競爭就頗為激烈,另外在建築物方面大家也絞盡腦汁,西拚東湊的用盡資源將建築物蓋出來,所這些分數大家都有上有下。由於第一次玩,大家還不敢太明目張膽的綁人,直到遊戲快結束才有人出手綁架工人,但為時已晚,效益不大。

     最後除了B男23分領先外,其他有三家也沒落後太多,包括我、老婆都是22分、C女21分,大家分數都咬得很緊,除了可憐的A女竟然15分大比數落後大家,真不知道她是怎麼打的?

歡樂五人局,邊教學邊玩,最後大家分數都蠻接近的。
細看分數,大家在教堂比分都很接近,因為大家都不想在教堂欄位上落後別人,不過要邊蓋教堂還要邊兼顧蓋自己的建築,這就要有效率的分配自己的資源了。顯然A女就是在這一點上落後大家。


第二場:五人局

    這一次大家終於使出不同的看家本領,慢慢看出遊戲的不同玩法及面向。這一場只剩我積極衝刺蓋教堂的分數,大家一看我教堂分數衝第一,就打消與我競爭的念頭,改往蓋建築物來取分。不過建築物有牌運的問題,也不像學徒有基本盤可以選擇,抽建築物反而要靠運氣。好運時,你很容易湊出combo;壞運時,你抽的建築物一張都無法與學徒技能搭到,那就只剩一個慘字。

      這一局我在衝教堂分數與蓋建築物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兩者總共拿下37分,顯然設計者沒有忘記,本作的主體還是在於蓋建築。比照其他玩家,則分別拿下19/18/17/17 ,這樣的分數差了我一大截。另外我先衝完教堂分數後,立刻改變對天主的信仰,露出我原本真面目,改拿一些會降低道德值的行動,讓我的道德值狂降到可以進入黑市進行買賣,來獲得大量資源,蓋出建築物。雖然最後道德值被扣兩分,不過這兩分換來的資源,卻是很值得的。

       另外大家也漸漸開始綁架其他玩家工人,不過綁架的原則基本上還是以恐怖平衡為主,只要你敢綁我的人,我就殺你的馬。不過這樣的設計,確實為遊戲增添許多趣味,遊戲之間就很容易出現有趣的對話。

        最後,我獲得第一名39分,依序是A女33分、B男30分、老婆26分、C女22分。

遊戲本體就蓋建築物與教堂,要靠其他分數當作決勝手段,會有點使不上力。畢竟遊戲名稱就叫做西國建築師。



最後結果:我39分、A女33分、B男30分、老婆26分、C女22分



第三場:四人局

     早上還是學校的園遊會,下午學生放學後,終於輪到老師放鬆的時間,趕緊開一局四人局,有人想一掃前恥。

    這一局,我還是先積極衝教堂分數,衝教堂比衝建築物的優點就在於,不用配學徒,不用比運氣抽建築牌,蓋完教堂後,若是有抽到給你資源的回饋牌,還可以讓你還能保持動力繼續蓋下去。所以我就衝的比大家勤。

    這一次也是盡量維持高道德值,學徒方面只搶到不怎樣的騙子(黑市效果),因為蓋教堂花太多資源,後繼無力的沒蓋出什麼像樣的建築。不過靠著蓋教堂高分以及高道德值,還是不小心贏過大家。

    這一局綁架工人還是可以左右情勢發展,在適當的時機點綁走別人的工人,可以適度地破壞別人的行動,是一個兩面刃的有趣設計,因為會招來仇恨值。

遊戲還是在衝教堂與蓋建築物之間取得平衡,其他的分數都是一兩分差。



遊戲結束時,監獄還關著許多人犯。遊戲最後一手去綁其他玩家的員工,讓大家最後一動只能選擇贖人,也是很損人利己的行動選擇。

遊戲結果:我32分、老婆29分、A女20分、C女19分。

遊戲插花,同事也來湊熱鬧,希望以後能再多增加些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