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交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交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11月4日 星期五

桌遊私人幫18~Hansa Teutonica漢薩同盟

    大家好~ 這一次(已經是2022年年初),要介紹的遊戲是一款老遊戲"Hansa Teutonica漢薩同盟"。

N年前的英文版封面
中文大盒版封面

          N年前就已經入手英文版,以及兩片地圖擴充,但還是一直沒有機會拿出來玩,經過N年的灰塵塵封,終於等到中文版大盒版出世,才想把這一款老遊戲拿來玩一玩。原本都以為當初沒買到的英文遊戲會絕版,沒想到華人的金錢力量不可疏忽,硬是讓遊戲公司出中文版外加擴充變大盒。可惜我已經沒錢追了,只好玩玩英文版。


一、遊戲大略:

      你身為漢薩同盟的某顏色商會(如有出台灣版的話,可以帶入黑道、政黨、或是物流公司),一開始只有少少的人手,你可以派手下,去各城市聯絡道路搶位子,當有人擋到你的路時,你也可以多派一些打手,把其他商會的嘍囉打跑。最後整條路都是你的人馬時,你就可以在這條路的兩端某一端,建立自己的據點。

      當搶下路權時,你也可以選擇不建立據點,改在某些重要的據點,提升自己的能力,有遊戲結束時加分的、有增加行動力的,有花錢買手下、有增加不同據點的能力...等。另外有些通路會出現政府獎勵標案,假如能搶下這段路權,還能順便綁一下政府標案來獲得一些特權獎勵。

        建立據點、搶下通路權一直是這款遊戲的重點,想要搶贏別人,則要適時提升自己的各項能力。整場遊戲,在路線的爭奪上,其實還有一些玩家間的小嘴砲,合縱連橫打壓出頭蛇。是一款張力十足的遊戲。當有十座城市的空格子都被玩家的據點佔據時,或有玩家率先得到20分,或政府獎勵都被拿光時,遊戲結束。

    本質上,漢薩同盟比較像是點對點的區域控制,透過解鎖能力,與一點點玩家交涉,來達成遊戲目標。因此這款遊戲基本上還是要多人一點比較好玩,兩人對弈真的不適合,最少有四人以上再來玩,才能玩出這款遊戲的醍醐味。

有中古世紀的地圖風格的遊戲圖版

玩家的辦公桌,也是玩家解鎖能力的圖板


二、戰報分享:

第一場:

       因為我是遊戲玩法最熟悉的玩家,所以第一場通常是我獲勝,本場我靠著最長連線的紅色城市加分,得49分。A女除了跟在我屁股後面見連線外,也懂得去搶加分城,讓他遊戲終局得到44。

      遊戲基調很有鬥爭性,若玩家鬥志太低,或不喜歡與人硬碰硬的個性,真的很難在這場遊戲中贏得高分。最後一名居然只有17分,與第一名的49分差距甚大。除了對遊戲的不熟悉外,玩家的鬥爭性對玩好這款遊戲來說,也很重要的。

   

第一場五人局:我49分,A女44分,B男42,老婆大26分,C女17分

第二場:

       不知是不是只有四人的關係,版面火力都集中在地圖的左上角及右下角,中間紅色城市的連線反而沒有人去搶。B男火力集中搶城市控制權,最後搶下7座。老婆則專注書本城、財富城的路線控制,但大家提升一些基本能力後,就比較少往這幾座城跑,導致老婆後繼無力。

       而我在路線權的控制上一直被干擾。不過憑著解鎖能力,讓我獲得不少分數,可惜最後城市控制權還是太少,結束總計分還是輸給B男。感覺這一局大家都開始懂得先解鎖能力,因此戰況最激烈的地方就在各個能力城周邊。反而紅色連線城大夥一條也沒解到。

第二場四人局:A男39分,我36分,C女27分、老婆大18分


第三場:

     這一場我與老婆聯手佔據北方三鎮,我佔讀書城、財福城,老婆佔變色城,靠著大家來這幾城解鎖能力讓我兩加分不少。C女佔南方的行動城,希望靠著大家提升行動力時拿取分數。B男則專注得分城,都沒人阻攔他,居然讓他進兵得分城連下三城,獲得大量分數。A女則搶下紅色連線城的分數。大家都朝不同方向發展。

     最後我靠著控制城市據點的大量得分,以及一些政府獎勵品的收集,讓我穩居第一名寶座。最後還是那句話,沒有鬥志、沒有分數。

第三場五人局:我41,老婆大39,B男35,A女32,C女24。

第四場:

      這一場四人局,我先力拚五個行動的解鎖,然後再狂衝財富城,提升招人人力,大家不理我的下場,就是被我狂衝分,這一場乾淨俐落的率先衝過20分結束遊戲門檻,一舉來到55分。這一場大家各顧各地的發展,彼此分數都有大量拉鋸。老婆又再一次敬陪末座。

第四場:我55、B男46、A女37、老婆大22


第五場:

     這一場來了個新手D女,其他四人則是已經玩過4場以上的老手,果然這款遊戲很吃熟悉度,最後也呈現在比分上。幾場打下來,這一場我開始佔不了便宜了。

    這一場我先趁大家去搶奪行動城時,先去顏色城及財富城卡位。果不出我所料,當大家要開始去提升顏色及財富時,都讓我賺飽路線建立加分。我也趁這個時候改去衝行動分數。A女尾隨我後,最後竟然也衝到跟我一樣的分數,讓我無法獨佔冠軍頭銜。

     經過幾場磨練,老婆也衝上分數死纏爛打、咬住B男,並列第二位。最後一名的則是剛剛接觸這款遊戲的D女,在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只能勉勉強搶拿到18分,果然經驗還是很重要。

     

第五場,五人局,我與A女並列第一33分、B男與老婆大並列第二31分,D女則單獨落後18分。

第六場:

    四人局,經過五場基本版的廝殺,這一次改完新版圖"東方擴充"。規則有些許不一樣,北方海路是走私客最愛,如能在這裡建立路線,可以獲得進入綠色天堂城的門票。(地圖中有三座綠色城市是無法靠一般建立路線方式搶據點的),但海上走私都需要商會裡比較大尾的大哥才能上船(台灣海線的黑道聽說比較兇),所以去提升小弟晉升大哥的讀書城就很重要了。

      地圖不一樣,就真的需要不同的思維與策略。由地圖中可以看出,擁有黃綠色的財富與行動的據點,是一塊很重要的戰略地,因此我優先派出小弟卡住其中一頭,順便搶錢、搶行動。趁著兵荒馬亂之際,迅速攻下許多小據點,擴大城市控制權,最後搶下八座據點。

      A女的打法則著重北方的海上貿易線,也順便連成紅色城市加分。B男則專心經營南方,拿下幾座據點,可惜加分有限。老婆大人又是敬陪末座。這一場還是因為我是遊戲講解者,所以第一場東方擴充還是我拿下第一名。

第六場:東方擴充四人局:我51、A女43、B男41、老婆大38

第七場:

      東方擴充四人局。這一場我打得極為不順,可能被大家針對了,可能策略錯誤,打了七場漢薩同盟,最後一名終於輪到我了。可能上一場我先搶占財富城與行動城得到太多好處,所以這一局,大家一窩蜂跑來卡位。害我不得不轉往北方海線發展,想順便連結紅色城市,但最後還是功敗垂成。

    這一次換B男在財富、行動雙城中大有斬獲,他也順勢佔領許多小據點,分數直衝天際,大家攔都攔不住,最後我發覺無法擋下B男的攻勢,只好想盡辦法call game,來結束我這一場極為難堪的分數。不過這一次老婆大人靠著搶進分數城,來贏得許多加分,也讓她衝上第二名,開始學會這場遊戲的訣竅。

第七場:東方擴充4人局,B男69、老婆大44、A女38、我33


三、遊戲心得:

    漢薩同盟真的是一款經典的老遊戲,透過點對點的區域控制、邊戰邊提升能力的升級設計、需要一點點的外交交涉,以及不同的地圖擴充,都讓這款遊戲的耐玩性極高。雖然有部分套路(例如搶占行動點,收集獎勵圓片),但也取決玩家是否有意識的積極卡位、妨礙別人。或者玩家能主動合作棒打出頭鳥。

    最後總結:經典老遊戲就是棒。在購入長達七八年之後,這一款真的讓我驚豔,大概就跟凱呂思一樣,都是我心目中神級經典老遊戲,其中的韻味很多是新遊戲所無法取代的。

在疫情的衝擊下,大家還能聚首同樂,真的很難得

五人局就是讚,因為是入手英文版,所以還要上網找一堆中文資料

可惜不能六人同樂,只好有一家做壁上觀。

四、後記:

      2019寒假,離現在好像很遙遠,剛初衝著倉庫城的魅力,讓我將德國漢堡列為我歐洲自助的首選,大約在漢堡住了五天,放射狀的參觀附近的城市,包括漢薩同盟的首府呂貝克、不萊梅、以及萊茵河流域的科隆,都曾是漢薩同盟的重要加盟城市。能親眼見識歷史課本的場景,想來這份感動就是我自助旅行的動力。期待2023年還能有機會出國自助旅行,朝著桌遊聖地"卡卡頌"邁進。

呂貝克的城門,本身就是一間博物館,值得入內參觀

漢堡市城廳前的運河,像級威尼斯,不過市政廳在漢薩同盟世代應該還未建成。但在倉庫城的年代,就已經是遊戲裡的重要地標。

不萊梅市政廳廣場,不萊梅的城市徽章是一把鑰匙,想表達的意思是「漢堡是通往世界的大門,不萊梅是這扇門的鑰匙。」而漢堡的市徽剛剛好就是一座城門。

曾經是漢薩同盟的科隆,大教堂十分壯觀

呂貝克的舊城牆模型,可以看出以前的要塞城市的防禦建築,十分值得慢慢欣賞體會。


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

桌遊私人幫-14 龐氏騙局Ponzi Scheme 、期貨時代Hab&Gut

 大家好!我是桌遊自在天!


     今天跟大家介紹一款有趣的國產遊戲"龐氏騙局",我覺得很適合喜愛金錢遊戲的台灣玩家,這種騙局充斥在台灣社會的各角落之中,像是小時候常聽到的老鼠會,雖然玩法不同,但利用人性貪婪的弱點來引被害者上鈎的方法,卻是如出一轍。

網路梗圖笑話

     跟桌遊咖玩過這款遊戲後,終於可以寫評"金錢三部曲"的遊戲心得了,這三款分別是經營投資顧問公司的"縱橫股海";扮演擁有內線消息的股票大亨"期貨時代";以及假募資真詐財的"龐氏騙局。

     以刺激感來說,龐氏騙局是最有刺激感的遊戲。每次轉動時間輪盤,總是既害怕又期待。害怕自己瀕臨破產邊緣,期待別人先破產來拯救自己的危機。不管是借貸金額的利息計算,還是與其他玩家的幕後交易,到處充滿數字精算的推敲。更好笑的是設計師還加註說明,通常拿計算機計算的玩家都會莫名的輸掉這場遊戲。
     
     不過我覺得龐氏騙局要玩得好,不只是計算借貸金額的利息還不還得出來,更難拿捏的還是玩家間的幕後交易。迫使別人提早破產,就要逼到他出錢買你的多餘物產;或是金額精算到他只能忍痛出售物產。所以能掌握幕後交易的精隨,就能順利掌控這場遊戲的勝利。
     
     此外,假如你的資金可以負擔過一回兩次的利息支付,有時還是得鼓起勇氣讓熊市提早發生,讓其他玩家措手不及,來不及籌錢還利息。打亂他們的計畫,這也是致勝之道。

    這次玩了兩場,第一場A女先破產,結算產業分數,老婆第一名,B男第二,我第三。這一場我在幕後交易過程中,因為物產價格拿捏不準確,總是讓B男獲利,所以要發起幕後交易的玩家,需要對場上每一位玩家的家底有一點點評估,才能提出一個對方無法拒絕的提議。
照片來源:電影"教父"劇照

     第二場,大家都已經有一點點概念,所以大家撐了更多回合,每回合的利息計算的壓力,比前一場更重。每次我都以為我會破產,但還努力地去借錢還債,想辦法再撐一回。
     光能正常償還利息還不夠,想獲勝就得在幕後交易中獲得更多產業股份,下手的對象就是仔細挑選。所以大家積極地展開更多不為外人所知的交易,雖然不需要言語,但那種拿起皮包遞給對方的眼神交會,嘴角的一抹奸笑,這就這款遊戲好玩的地方。
     最後,老婆的壓力鍋炸裂,當聽到老婆破產的那一瞬間,自己累積的還款壓力也跟著宣洩出來,勝利的喜悅真的比其他要慢慢計算總分的遊戲還來的更爽。最後總分結算,我第一名,B男與A女同分,但B男所剩餘的金錢較多,所以算是第二名。

好玩的龐氏騙局,人人都想上訴

金錢三部曲,在玩過這款遊戲後達標了!

鈔票上的頭像,近代詐騙集團祖師爺查爾斯·龐茲。

遊戲還設計出不同的計分方式,像買奢侈品,不過支付利息都來不及了,那還有餘錢買奢侈品。


期貨時代Hab&Gut

     好幾年前已經玩過期貨時代,但因為最近玩了縱橫股海及龐氏騙局,所以想把期貨時代再拿出來回味一下,順便比較這三款金錢遊戲的獨特之道。
    期貨時代,玩家是可以掌握一部分的股票內線消息,透過與隔壁兩家共享的部分資訊,玩家出牌來影響股票的跌落與升值。並透過對某商品的股票買賣來賺取金錢。
     不過最好玩的設計還是無恥的政府會在遊戲結束後,看你是不是交稅大戶,貢獻最少的玩家,無恥政府會直接判你出局,沒收你的財產。所以在買股票過程中,玩家可以將手上的某商品股權贈於給政府,來避免成為貢獻最少的人,避免被殺頭。

照片來源:電影破壞之王劇照 

      這遊戲要玩得好,就是要揣摩隔壁兩家的意圖,跟著他們一起聯手炒股,看著商品的價格跌跌落落,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將手中的股票脫手換取現金,還是要再等看看股票會不會升息,最後還要考慮到底要捐給政府多少股份,這些算計過程的醍醐味,真的還蠻有趣的!

好幾年前有玩過,終於在2021再玩一次。B男捐給政府捐太少,第一個先被殺頭,淘汰出局。第一名老婆580元,依序我550元,A女510元。想來大家都是炒股高手,分數所差無幾。 

飆太高反而很難下手,逢低買進,逢高賣出是不變的真理

遊戲中玩家可以掌控到的內線消息,金錢遊戲不是一般散戶玩得起的

       這款遊戲讓玩家能充分體驗到炒股的快感,但你的合夥人(左右兩家)卻也有他們自己的算盤,如何先將手中股票價格壓低,然後大量買進,再一口氣拉抬股價以獲取暴利。最後還要比賄絡給政府的股權多不多,價值高不高。若賄絡給政府最少的玩家,會先被政府先收割。這就是一款活生生的官商勾結遊戲。

       最後簡單說一下Stockpile縱橫股海這一款比較像是經營投資顧問公司的遊戲,除了有一開始的內線消息,可以影響大盤走勢,讓股票變股王、還是變壁紙?還需要在遊戲過程中,先互相分配各公司的股份,玩家們再去競標各公司的股份。因此要如何分配股份,才能讓對手不容易出手奪取你想要的股票,這都是很需要雙方互相鬥智猜測的地方,還頗有經營投資顧問公司的感覺。
      進階版的玩法,還直接給你公司一位CEO,每位CEO都有不同的能力,來帶領公司炒股,也是增加遊戲耐玩度的地方。


總結:
     三款都是以紙鈔為遊戲道具的金錢模擬遊戲,喜歡玩桌遊的深度玩家,其實都很討厭桌遊配件使用紙鈔當作交易籌碼,因為很難拿取及擺放,不如一般硬幣好用。不過我覺得這三款以金錢遊戲為主題的遊戲,反倒很適合使用紙鈔來當作遊戲籌碼。
    
    為何我會特地提到紙鈔呢?在古代大多交易是以金銀銅類...等有形硬幣為主,雖然名為是錢,但你還是可以將這錢視作等值貨品,這些金銀銅還是有它具體的實際價值存在。例如:金飾、銀器、銅瓦...等。
     
     但紙鈔做為錢,就是用很抽象的概念,硬將一個沒有太大價值的物品替代成交易的貨幣。這張紙反而超越它原本的價值,在不斷的交易過程中產生的剩餘利潤。現在網路世代更將這一種精神發揮到極致,導致"比特幣"這種虛擬貨幣的誕生。或許紙鈔做為貨幣的起源,反倒成為資本主義萌芽的一個重要象徵。
    
     紙鈔原本是要替代攜帶不易的金屬錢幣,來做為物品交易的媒介,紙鈔本身就是一種虛擬數字。但在交易過程中,卻又將大量的虛假數字,再一次轉化成人們信賴的實體有形的交易媒介。紙鈔不偉大嗎?雖然並非經濟系畢業,這一文章也馬屁不通。但還是在遊戲的過程中,感受到資本主義的罪惡運作,而我們都是在其中的一枚棋子。 

    龐氏騙局,玩家透過不斷的募資所獲得的金錢,來支付前一批募資者的利息,真正的物品產值卻沒有被創造出來。

    期貨時代,雖然有許多產品(棉花、大豆..等),但這些產品的價格,卻又是被資本家所操縱,為了抬高股份價值,玩家可以聯手哄抬某些產品的價格,這也反映不出該產品的真正價值。

   縱橫股海,玩家直接化身華爾街的金融公司,公司本身還是沒有任何產值,玩家透過股權的轉移、買賣、控股、預測股價來獲得利潤。真正的產值在哪裡?我們還是沒看到。
 
    而石器時代裡,勞力就等於財富。工人派出去,就直接得到木頭、石頭、金礦或是食物,然後轉換成更有價值的房子,財富的創造就是那麼直接明瞭。

   不過金錢遊戲不一樣,只要能哄抬商品價格,就是是吃狗屎也創造GDP。對了!金錢三部曲,或許還可以加上"地產大亨",湊個金錢四部曲。這些真的是不折不扣的金錢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