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交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交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2024期末盤點遊戲心得(十四) 工業革命

 


十四、工業革命:蘭開夏Brass: Lancashire

心得:

這款遊戲也是破紀錄的買了十年才開成的遊戲,雖然之前有自己單獨試玩規則,但畢竟跟真人對打的感觸還是不一樣。

第一場時間不夠,只玩到運河時代結束就計分,但講解遊戲規則外加四人局,也花了二、三小時,大家對於造船廠一造好就大量得分的好處嚇到,但殊不知真的玩到鐵路時代,才是這款遊戲的精髓。

玩過第一場後,衝著興致,晚上回家就跟小孩再打一場,這一次一家四口,沉浸在桌遊的時光,一路玩到鐵路時代,遊戲互動很高,卡位精彩,最後靠著弟弟的助攻,買我的鐵媒,讓我有機會反敗為勝,衝到第一名。快樂時光竟也經過四小時。

亮點:不愧是兵器譜上排名第一"工業革命伯明罕"的前作,遊戲最大的亮點就是運河時期的布局與鐵路時期的激烈卡位攻防。感覺就是玩兩套不同的遊戲策略。大多數的遊戲流程都是線性式的前進,但工業革命的兩個時期,卻需要截然不同的策略與打法,甚至運河時期的布局,更需要深謀遠慮的安排,才能在鐵路時期大殺四方。

另外資源的供給方式,也是與其他遊戲有不同的運作方式。包含資源與價格的供需法則,能真實呈現遊戲中市場的走向,到底是要產鐵、還是產煤,要等價格被哄高後,再來產煤鐵嗎?這類價格隨貨物水漲船高的設計,不知道工業革命是不是開山祖師?

總之推薦給喜愛重度策略、卡位、資源規劃的玩咖~


第一場工業革命四人局,只玩到運河時代就結束~

我好像靠最後建立造船廠一舉將比數超前~

小孩長大,我們家也可以開始開重度桌遊了~最後感謝弟弟買鐵買煤協助開路~讓我反敗為勝

遊戲好玩歸好玩~可惜只有一面圖版~若能像電力公司一樣出不同國家的地圖,那就太有趣了~


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

桌遊私人幫-14 龐氏騙局Ponzi Scheme 、期貨時代Hab&Gut

 大家好!我是桌遊自在天!


     今天跟大家介紹一款有趣的國產遊戲"龐氏騙局",我覺得很適合喜愛金錢遊戲的台灣玩家,這種騙局充斥在台灣社會的各角落之中,像是小時候常聽到的老鼠會,雖然玩法不同,但利用人性貪婪的弱點來引被害者上鈎的方法,卻是如出一轍。

網路梗圖笑話

     跟桌遊咖玩過這款遊戲後,終於可以寫評"金錢三部曲"的遊戲心得了,這三款分別是經營投資顧問公司的"縱橫股海";扮演擁有內線消息的股票大亨"期貨時代";以及假募資真詐財的"龐氏騙局。

     以刺激感來說,龐氏騙局是最有刺激感的遊戲。每次轉動時間輪盤,總是既害怕又期待。害怕自己瀕臨破產邊緣,期待別人先破產來拯救自己的危機。不管是借貸金額的利息計算,還是與其他玩家的幕後交易,到處充滿數字精算的推敲。更好笑的是設計師還加註說明,通常拿計算機計算的玩家都會莫名的輸掉這場遊戲。
     
     不過我覺得龐氏騙局要玩得好,不只是計算借貸金額的利息還不還得出來,更難拿捏的還是玩家間的幕後交易。迫使別人提早破產,就要逼到他出錢買你的多餘物產;或是金額精算到他只能忍痛出售物產。所以能掌握幕後交易的精隨,就能順利掌控這場遊戲的勝利。
     
     此外,假如你的資金可以負擔過一回兩次的利息支付,有時還是得鼓起勇氣讓熊市提早發生,讓其他玩家措手不及,來不及籌錢還利息。打亂他們的計畫,這也是致勝之道。

    這次玩了兩場,第一場A女先破產,結算產業分數,老婆第一名,B男第二,我第三。這一場我在幕後交易過程中,因為物產價格拿捏不準確,總是讓B男獲利,所以要發起幕後交易的玩家,需要對場上每一位玩家的家底有一點點評估,才能提出一個對方無法拒絕的提議。
照片來源:電影"教父"劇照

     第二場,大家都已經有一點點概念,所以大家撐了更多回合,每回合的利息計算的壓力,比前一場更重。每次我都以為我會破產,但還努力地去借錢還債,想辦法再撐一回。
     光能正常償還利息還不夠,想獲勝就得在幕後交易中獲得更多產業股份,下手的對象就是仔細挑選。所以大家積極地展開更多不為外人所知的交易,雖然不需要言語,但那種拿起皮包遞給對方的眼神交會,嘴角的一抹奸笑,這就這款遊戲好玩的地方。
     最後,老婆的壓力鍋炸裂,當聽到老婆破產的那一瞬間,自己累積的還款壓力也跟著宣洩出來,勝利的喜悅真的比其他要慢慢計算總分的遊戲還來的更爽。最後總分結算,我第一名,B男與A女同分,但B男所剩餘的金錢較多,所以算是第二名。

好玩的龐氏騙局,人人都想上訴

金錢三部曲,在玩過這款遊戲後達標了!

鈔票上的頭像,近代詐騙集團祖師爺查爾斯·龐茲。

遊戲還設計出不同的計分方式,像買奢侈品,不過支付利息都來不及了,那還有餘錢買奢侈品。


期貨時代Hab&Gut

     好幾年前已經玩過期貨時代,但因為最近玩了縱橫股海及龐氏騙局,所以想把期貨時代再拿出來回味一下,順便比較這三款金錢遊戲的獨特之道。
    期貨時代,玩家是可以掌握一部分的股票內線消息,透過與隔壁兩家共享的部分資訊,玩家出牌來影響股票的跌落與升值。並透過對某商品的股票買賣來賺取金錢。
     不過最好玩的設計還是無恥的政府會在遊戲結束後,看你是不是交稅大戶,貢獻最少的玩家,無恥政府會直接判你出局,沒收你的財產。所以在買股票過程中,玩家可以將手上的某商品股權贈於給政府,來避免成為貢獻最少的人,避免被殺頭。

照片來源:電影破壞之王劇照 

      這遊戲要玩得好,就是要揣摩隔壁兩家的意圖,跟著他們一起聯手炒股,看著商品的價格跌跌落落,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將手中的股票脫手換取現金,還是要再等看看股票會不會升息,最後還要考慮到底要捐給政府多少股份,這些算計過程的醍醐味,真的還蠻有趣的!

好幾年前有玩過,終於在2021再玩一次。B男捐給政府捐太少,第一個先被殺頭,淘汰出局。第一名老婆580元,依序我550元,A女510元。想來大家都是炒股高手,分數所差無幾。 

飆太高反而很難下手,逢低買進,逢高賣出是不變的真理

遊戲中玩家可以掌控到的內線消息,金錢遊戲不是一般散戶玩得起的

       這款遊戲讓玩家能充分體驗到炒股的快感,但你的合夥人(左右兩家)卻也有他們自己的算盤,如何先將手中股票價格壓低,然後大量買進,再一口氣拉抬股價以獲取暴利。最後還要比賄絡給政府的股權多不多,價值高不高。若賄絡給政府最少的玩家,會先被政府先收割。這就是一款活生生的官商勾結遊戲。

       最後簡單說一下Stockpile縱橫股海這一款比較像是經營投資顧問公司的遊戲,除了有一開始的內線消息,可以影響大盤走勢,讓股票變股王、還是變壁紙?還需要在遊戲過程中,先互相分配各公司的股份,玩家們再去競標各公司的股份。因此要如何分配股份,才能讓對手不容易出手奪取你想要的股票,這都是很需要雙方互相鬥智猜測的地方,還頗有經營投資顧問公司的感覺。
      進階版的玩法,還直接給你公司一位CEO,每位CEO都有不同的能力,來帶領公司炒股,也是增加遊戲耐玩度的地方。


總結:
     三款都是以紙鈔為遊戲道具的金錢模擬遊戲,喜歡玩桌遊的深度玩家,其實都很討厭桌遊配件使用紙鈔當作交易籌碼,因為很難拿取及擺放,不如一般硬幣好用。不過我覺得這三款以金錢遊戲為主題的遊戲,反倒很適合使用紙鈔來當作遊戲籌碼。
    
    為何我會特地提到紙鈔呢?在古代大多交易是以金銀銅類...等有形硬幣為主,雖然名為是錢,但你還是可以將這錢視作等值貨品,這些金銀銅還是有它具體的實際價值存在。例如:金飾、銀器、銅瓦...等。
     
     但紙鈔做為錢,就是用很抽象的概念,硬將一個沒有太大價值的物品替代成交易的貨幣。這張紙反而超越它原本的價值,在不斷的交易過程中產生的剩餘利潤。現在網路世代更將這一種精神發揮到極致,導致"比特幣"這種虛擬貨幣的誕生。或許紙鈔做為貨幣的起源,反倒成為資本主義萌芽的一個重要象徵。
    
     紙鈔原本是要替代攜帶不易的金屬錢幣,來做為物品交易的媒介,紙鈔本身就是一種虛擬數字。但在交易過程中,卻又將大量的虛假數字,再一次轉化成人們信賴的實體有形的交易媒介。紙鈔不偉大嗎?雖然並非經濟系畢業,這一文章也馬屁不通。但還是在遊戲的過程中,感受到資本主義的罪惡運作,而我們都是在其中的一枚棋子。 

    龐氏騙局,玩家透過不斷的募資所獲得的金錢,來支付前一批募資者的利息,真正的物品產值卻沒有被創造出來。

    期貨時代,雖然有許多產品(棉花、大豆..等),但這些產品的價格,卻又是被資本家所操縱,為了抬高股份價值,玩家可以聯手哄抬某些產品的價格,這也反映不出該產品的真正價值。

   縱橫股海,玩家直接化身華爾街的金融公司,公司本身還是沒有任何產值,玩家透過股權的轉移、買賣、控股、預測股價來獲得利潤。真正的產值在哪裡?我們還是沒看到。
 
    而石器時代裡,勞力就等於財富。工人派出去,就直接得到木頭、石頭、金礦或是食物,然後轉換成更有價值的房子,財富的創造就是那麼直接明瞭。

   不過金錢遊戲不一樣,只要能哄抬商品價格,就是是吃狗屎也創造GDP。對了!金錢三部曲,或許還可以加上"地產大亨",湊個金錢四部曲。這些真的是不折不扣的金錢遊戲。


2021年10月14日 星期四

桌遊私人幫12 3+11前的桌遊分享(下)女巫釀 王國製圖師 傳情畫意 縱橫股海

 1.Witch's Brew 女巫釀

婊上家的心機遊戲,藉由打出人物牌獲取資源來轉換分數的機制,桌遊咖卻說根本就是機率遊戲,誰會知道下家出什麼牌,我只能說這遊戲大概只適合"承太郎"來玩,透過推算別人的資源需求、出牌策略,及剩餘的牌種,來選擇這次的出牌類型。雖然還是難以百分百掌握到遊戲策略,但我還努力透過觀察、邏輯推理來玩這款別人口中的機率遊戲。

最好笑的其中一位桌遊咖,直接放棄選牌,用盲抽的方式來選牌,也用盲抽的方式出牌,還真的學"承太郎"玩梭哈。結果被打得一敗糊塗, 所以不要跟我說這一款是機率遊戲了!亂玩還是會輸的!除非你是承太郎。

                                   

不看牌的隨便亂出牌能贏嗎?承太郎可以,你不行!

女巫釀:我第一、A女、B男第二、老婆墊底

第二場,又隔了一個月了,老婆、A女、C女並列第一、我二、B男盲出牌,果然落到最後一名。



2.Cartographers 王國製圖師

感覺畫得好,真的就能呈現地圖設計感的遊戲。其實不然,在沒啥藝術天分的狀況下,大家畫出來的地圖還是醜不拉基,至少遊戲過程還是能讓玩家思考到如何在地圖內湊出最大量化的得分配置。

   想像中,你所繪製的地圖(圖片來源:BGG)
現實中,你所繪製的地圖
第一名A女、B男、我二、老婆三


3.Telestrations 傳情畫意

聯誼遊戲的搞笑遊戲,很適合愛瞎鬧的玩家,透過不知所云的畫技,及對語詞的錯誤聯想力,在一錯再錯的訊息傳遞過程中,呈現一種可怕的社會現象。下面的例子,對於照片的解說,還真的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正確答案就是讓大家歡樂的度過一下午。








4.Stockpile縱橫股海

    我所收藏桌遊中的金錢三部曲"期貨時代"、"龐氏騙局"、"縱橫股海"。三款皆有獨到的遊戲精隨。

    期貨時代著重在有限資訊下的市場價格變動,考驗玩家的買賣股票時間點的敏感度,最後遊戲還是會比誰會是交稅大戶,交稅交最少的玩家直接淘汰。剩下的玩家自然是比誰錢最多了!遊戲規則是這三款中最直觀,概念也最像股票買賣一樣的遊戲感。

    龐氏騙局則算是國產遊戲中,我覺得很有原創性的遊戲,遊戲的概念也很新穎,沒有擺放工人的行動格,沒有資源轉化的得分,沒有卡牌功能的組合,一切的行動就是借錢來滾利還利,外加一點暗盤交易的討價還價。如果機制有些類同的話,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還是有些類似"幕後交易"影子的存在。遊戲的目的就是在計算支付利息的金錢遊戲中,最先破產的玩家淘汰出局,其餘玩家在比較誰的投資產業較多,誰獲勝。其實在玩的過程中,還真的有被錢追著跑的感覺,壓力很大!

       這個遊戲比較像是現金卡的還債故事,看誰借錢借得最兇,還利息還得最巧,計算的精,還能趁火打劫別人的資產。很推薦沒錢想跟高利貸借錢的玩家先玩看看!

     而縱橫股海,則比較像是經營投資顧問公司,除了有一開始的內線消息,可以影響大盤走勢,讓股票變股王、還是變壁紙?還需要在遊戲過程中,先互相分配各公司的股份,然後去競標各公司的股份,如何分配股份,才能讓對手不容易出手奪取你想要的股票,這都是很需要雙方互相鬥智猜測的地方,還頗有經營投資顧問公司的感覺。

進階版的玩法,還直接給你公司一位CEO,每位CEO都有不同的能力,來帶領公司炒股,也是增加遊戲耐玩度的地方。

縱橫股海:很適合八點檔劇情的應景桌遊
(圖片來源:https://life.tw/?app=view&no=123547)


      遊戲目標則是想辦法獲取六大產業公司的股份控制權,擁有某間公司最多股權的玩家,就可以獲得額外的獎勵分紅,最後結算各股票價值,擁有最多金錢的玩家獲勝。這款桌遊很適合喜歡台灣八點檔鄉土劇的玩家,遊戲過程中絕對能感受到為了爭奪公司經營股份的權力鬥爭。


第一場:有金融背景出身的C女拔得頭籌,我第二、後面忘記了!

第二場:股市達人的老婆榮獲第一,我還是第二,剩下的又忘了!

我發現這三款金錢遊戲都很喜歡用紙鈔當籌碼,或許紙幣的發明,才是真正促進資本主義進步的主要原因之一吧!下次考慮來研究一下紙鈔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