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圖板擺放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圖板擺放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2024期末盤點遊戲心得(十九) 格蘭摩爾



十九、Glen more II Chronicles 格蘭摩爾 編年史

心得:這也是一款從舊遊戲重新制版的大盒版,遊戲內容十分有誠意,給了很多小擴充,增加遊戲的耐玩度,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舊版沒有中文版,而這款大盒版則是誠意滿滿的繁體中文,讓我可以無縫接軌的玩。就我而言,這是一款物超所值的大盒版,遊戲的機制也很多元,每個小擴充都能讓遊戲的思考策略有所改變。

機制部分,時間軸的起始順位也是借鏡"底比斯的遠方"這款遊戲的機制,讓跑最前面去搶好物件的玩家,需要等候其他在時間軸落後的玩家。而拿取的版塊採取有規則限定的擺放規則,又讓我想起了"阿爾罕布拉宮"這款經典的城市建設遊戲,也是透過版塊拼放,來建設自己的城鎮。但"格蘭摩爾"又增加不同的機制,新增的版塊就是玩家發動能力的行動格,搭配工人九宮格內的能力啟動,達成combo的發動,也可以說是整場遊戲機制的精華(相反的的解說過程一波三折,講解許久是有人聽不太懂九宮格規則)。另外市場上產品的價格波動,與額外的爬科技樹圖版,也增加玩家的燒腦程度。總而言之就是一款集諸多大成的德式桌遊。

除了好玩的機制外,遊戲的配件很精美,另外美術方面採用著電腦繪圖,雖然不對我的胃口,但起碼比許多重製遊戲的美術好很多,舊版的是水彩手繪,但圖片內容拼放在圖板上不是很契合,反倒是新版的繪圖,必較適合拼放成一個完整的國土,大家可以自行參考圖片。

後計:2024的年末,玩的桌遊雖然不多,但真心推薦我覺得最好玩的幾款桌遊,分別是江戶職人物語、村莊、格蘭摩爾,推薦原因就是這三款時間適中、中度策略、耐玩性十足。希望大家喜歡~明年希望能開成最近新買的桌遊。

第一局,就加了龍舟小擴,在賣力地跑船下,我終於搶下第一名


只有慧根的人,才能一下子聽懂九宮格工人擺放規則。說實在的還真的有點複雜。這一場加了高地擴充及尼斯湖水怪擴充。
與小孩一戰的三人局
  
新版的圖板設計利於遊戲的拼放規則,但整體篇暗色。不懂為什麼搞那麼深色,不能設計明亮一點嗎?


時間軸圖板與額外科技術圖板
舊版的美術雖美,但似乎不適合當作地圖使用


封面
舊版美術

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

2024期末盤點遊戲心得(二) 佛羅倫斯王子

 二、佛羅倫斯王子Princes of Florence


心得:

上次玩這款遊戲已經是2023年7月了~那時要出發去歐洲玩,第一個落腳地就是"佛羅倫斯",所以就開了這款遊戲應景。雖然遊戲有競標的元素,但整體遊戲還是著重在湊牌搶分,有發表作品才能賺錢換分。遊戲十分緊湊,絕無冷場,雙方分數的差距其實都很近,常常只要比別人多發表一次作品,就能贏得勝利。最後~這款遊戲我好像常常無法獲勝。

雖然是玩文藝復興時期的桌遊,但舊版美術一整個有辱文藝復興的美名,醜到不行。好險新版的美術有勉強救回一點點美術,但離我的標準還有很大的距離。

PS:想體驗文藝復興時代的光輝絕對不能錯過"佛羅倫斯"。


出國前團戰~贏家才能去佛羅倫斯


二樓房間這個2024暑假前改建,以後看不到這個景色了~

終於在玩過這款桌遊沒幾天後,成功抵達"佛羅倫斯"

"佛羅倫斯"可說是我旅歐經驗中覺得最值得一遊的城市之一

新版的美術有救回這款遊戲,但不知道銷售好不好~

醜到不行的美術,感覺直接用測試版的圖板印出來的感覺


2022年5月11日 星期三

New York 1901 好玩的家庭遊戲~紐約1901(含自創規則)

 大家好!我是桌遊自在天!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款主題情境強烈的家庭遊戲~New York 1901 

美術:

相信很多玩家一開始是被這款遊戲精美的外觀所吸引到,我也不例外。畢竟桌遊除了遊戲機制很重要,適當的美術也是吸引起玩家注意的一個必要手段。

仔細一看盒子封面,讓人覺得繪師的繪畫技巧有種讓人舒服的配色調,不像一般美式插畫家,畫面充滿不協調的肌肉線條,或是誇張的強烈顏色對比,總而言之,這位繪師的人物風格更接近日本的80年代的《世界名作劇場》的系列卡通。(例如:小英的故事、湯姆歷險記、阿爾卑斯山的少女...等)而這些懷舊卡通也孕育出像宮崎駿、高畑勳這些大師。

湯姆歷險記:都是值得現在的小朋友一看再看的卡通

小英的故事:故事溫馨感人又十分勵志的好卡通


而這款遊戲的繪師叫做Vincent Dutrait 文森特.杜瑞特,估狗了BGG後,才發現這位繪師還蠻多產的,像是時間線、路易斯與克拉克、鄭氏夫人、奧古斯古、最後的迅猛龍、金銀島、魯賓遜漂流記...等,每一款都有自己的強烈風格,讓人記憶點很深,算是我很喜歡的桌遊專屬繪師。

封面與遊戲圖版的圖案,都讓人覺得像是看了部故事性強烈的卡通

遊戲主題:
美術講太多,開始進入遊戲的主題"紐約1901"。為什麼取"紐約1901"呢? 因為液壓電梯的發明,以及工業革命以來的種種技術突破,讓蓋出高樓層的建築再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在1901年的歐洲,正還陶醉在大戰前的美好年代,傳統典雅的巴洛克建築,正盤踞在世界主人的心中,就連現在公認最優美的鋼構建築巴黎鐵塔,興建時也被巴黎人嫌得要死。

但此時,1901年彼岸的美國紐約,正悄悄地開始塑造新的都市型態,嶄新的摩天大樓,慢慢的一棟棟出現在紐約街頭上,也正象徵世界的經濟主導權慢慢從歐洲轉向美國紐約。

1909年大都會人壽保險大樓建成。大樓樓高213米,樓高50層,立即成為世界最高摩天大樓 。我想這也是遊戲之所以取名1901的原因了。

遊戲中出現的大都會人壽保險大樓:標高213公尺,建於1909年。

而古斯塔夫.艾菲爾於1889年蓋出舉世聞名的巴黎鐵塔後,其高度一直佔據世界最高建築物長達40年之久。也一直要到紐約的克萊斯勒大樓(1930年)的出現,美國人才打破法國人所創的世界最高建築紀錄。




遊戲規則:
簡單說這款遊戲的玩法,就是講述各路財團,如何圈地蓋房子(行動一)、如何將舊房子都更(行動二)、最後將紐約的街頭擠滿一棟棟財團的摩天大樓,遊戲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規則很簡單,有主要的兩個行動,玩家進行二選一的動作執行:
行動一:拿取地契(卡牌),放置工人進入圖板內進行圈地,並且可以在自己的圈地內選擇蓋一棟新建築。

行動二:都更,玩家可以選擇數棟自己連在一起的舊建築群,拆掉後更換成下一個世代的新建築。


遊戲心得:
主要行動就是這兩種,其他的就是看玩家的圈地運氣(拿牌),以及規劃圖版拚放的能力。簡單說就是適合小孩子及父母同樂的家庭遊戲。看起來好像是建商財團圈地蓋房子的資本主義遊戲,可惜遊戲內沒有導入資本主義最基本的運作工具"萬惡的金錢",讓這個遊戲變成蓋房子的扮家家酒。

因為拿地契,就是單純看翻牌,四張公開的牌讓玩家挑,完全不用付出任何代價,蓋出摩天大樓後,也只是單純拿分,也無法換成金錢。玩家能操控的就只是搶地盤後,在適當時機蓋出地標摩天大樓。頂多就是卡人位置(例如畸零地、或釘子戶),害別人無法取得完整的圈地。

若是這款遊戲能多出金錢當作媒介,例如被別人卡地,可以用錢去疏通對方,向對方購買下來。或是在拿取地契牌時改成一次競標,出最多的錢先拿地契...之類的,或是多更多功能牌(原始設計只有三張不同能力的功能牌),相信可以更增加遊戲的玩法走向。

話雖如此,本款遊戲本來就是家庭化取向,帶入背景的情境、簡單的機制、精緻的美術、互相小卡的競爭,還是跟有小孩的家庭大力推薦這款遊戲。

最近疫情影響,又多了很多時間跟小朋友玩桌遊。最後這場四人局由讀小六的姐姐獲勝,爸爸次之、媽媽第三、弟弟殿後。

小孩長大了,可以開始起手玩更複雜的策略遊戲了。

自創規則:

1.替本遊戲準備金錢籌碼道具(1、5、10元數枚)

2.遊戲一開始,發給每位玩家20元,當作起始資金。

3.遊戲中,每蓋出一棟建築物,除了得到建築物上分數外,也會另外獲得與分數相同的金錢。

4.先依玩家人數+1,公開展示地契牌數張。(例如4人遊戲就翻開5張牌)

5.每輪開始前先進行一次性競標,每位玩家手中握住這輪想出價的標金(可以0元,金額無上限),所有玩家確定無誤後,同時打開手中的金額,出價最高的玩家可以優先拿取公開的地契牌,

(出價相同時,分數落後的玩家可以加1元,取得優先權,若有數人落後分數一樣,持續出價1元,直到有人放棄為止)

(若出價相同是,分數落後的玩家不願意再多出1元,則分數領先的玩家自動獲得優先權)

6.有出金額競標地契牌的玩家,依照出價高低,依序拿牌,將出價金額歸還給銀行,然後各自進行圈地動作,並或蓋新建築。

(要取得圈地的玩家,競標過程中至少要出1元,若玩家手頭沒有資金,可以將已蓋出來的建築物,貸給銀行取得資金,資金多寡看建築物上的分數,另外準備標誌物放在該建築物上,代表已抵押給銀行。遊戲結束時,若無法贖回該建物,則倒扣蓋建物一半的分數。)(玩家想贖回抵押建物,只要付給銀行該貸款金額加一元,既可贖回自己的建物)

7.出0元的玩家,不進行拿取地契牌的動作,直接進行 "蓋新建築" 或是 "都更" 動作。(蓋出新世代的建築,依舊可以拿分拿錢)(所有出0元的玩家同時行動,因為這個行動不會影響別人)

8.然後玩家主動將地契牌補滿至玩家人數+1的數量。接著進行新的一輪。

9.遊戲結束時,除了跑格子的分數外,玩家手上的金錢一元等於一分,加總所有分數,最高分的玩家獲勝。

10.自創新功能牌:暗盤協商  能力:付出4/5/6/7元給目標玩家,將自己的一塊空白圈地,強迫與該玩家交換你指定的空白圈地。

(其上不可以有任何建築物)(依照出此牌的先後順序,第一位玩家只要付出4元,第二位玩家5元,後出的玩家依序付出更高的協商金額)

(玩家自行準備卡片,每位玩家一張。遊戲結束時,若沒有使用到,依舊可以加一分) 


2021年12月9日 星期四

桌遊私人幫-15 卡卡頌Carcassonne~德國,台灣地圖及兩人版

大家好!我是桌遊自在天!

       不小心喵到鵝堡的官網,不光有卡卡頌台灣地圖擴充,還有法國、德國、英國...等,不同國家的地形擴充。這下不得了了!手又開始養~雖然口袋有限,只能買3+1個地圖,這樣也花了1500元大洋。我選了曾經去過的法國、德國,另一個地圖選擇英倫三島,雖然還沒去過英國,不過英倫三島的地形比較破碎,不像法、德、西班牙都是較完整且接近長方形,所以就選了比較有不同變化的英國地圖。最後附贈的一張,當然是選我們所居住的土地的台灣囉!

台灣地圖擴充:圖片來源:新天鵝堡桌遊官網

第一場:德國地圖擴充

      收到鵝堡寄來的地圖後,檢視一下,品質不錯,雖然是捲起來收納到紙筒內,不過因為紙張採用300磅德國進口超白超雪銅+亮膜壓紋,地圖是有點厚度的,不像一般西卡紙無法捲起來收納,折到就會出現折痕,也不會軟趴趴的皺成一團。所以打開後,可以很平順地擺放桌面,當然地圖的四角還是會有點微捲,品質我很滿意。

       隔天我馬上帶到學校,下班後馬上與同事展開第一場地圖擴充大戰。我先選擇德國地圖。起始出發點有3處。這次玩四人局,雖然是經典遊戲,但大家似乎對拼圖類的桌遊不甚喜愛。我想大概人步入中年後,老眼昏花視力不佳,開始對看花花綠綠的地圖感到很吃力的關係吧!

      簡單講解擴充地圖規則後,大家一片一片輪流下手,想在德國擴張自己的勢力。雖然其他桌友都不是很想跟我合作,但大家經驗不足,老是被我卡一角,靠著接拼地圖的效果,大家的米寶工人最後又連在一起。也因為我經驗比較足,最後利用農夫圈養無數城堡反敗為勝。農夫的擺放時機及位置,就是老手能贏新手的重要關鍵。

      第一次玩地圖擴充,簡單說比沒有地圖的卡卡頌更能融入遊戲中,也能比較精準放置板塊,形成的圖板也不容易被弄散,優點真的很多。且只要能好好利用邊界的特性,也可以得到拼湊不完整的城堡來得分(靠在邊界上的城堡、道路都算視為完成的封閉面)。

     缺點的話,則是地圖很大,需要加配其他擴充,玩起來也更久,此外地圖邊界也會限制玩家的擺放創意。此外大概無法搭配河流擴充來擴大地圖(因為地圖會有數座已經印製好的城堡,玩家無法擺放覆蓋板塊)。

      但買了地圖擴充後,我想我會優先來玩地圖擴充,因為真的很有融入感,看著某國的地圖,各地城堡慢慢成形,台北城、台南城會形成什麼樣的規模呢?要如何連接到澎湖島上呢?遊戲結束後,說真的更有成就感,推薦給喜愛卡卡頌的玩家。

德國地圖,大家選擇從不同的城市出發,很快地就連呈長條形的地形出來。

德國初體驗:第一名我137分,第二名A女123分,老婆及C女110分同分

有了格子的地圖後,擺放板塊就不容易跑位了!且玩起來更有FU。如同真正在德國地圖上蓋城堡、教堂,大家互相卡為爭奪地盤。

第二場:台灣地圖擴充

買卡卡頌地圖擴充,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買到台灣地圖,星期六日,就馬上和小兒一起玩兩人局卡卡頌。本次家了火龍擴,不過火龍殺傷力還不是很強,只是稍添加一下遊戲趣味。

最後兩人局結果,通常比分會很接近。大概我玩得不夠狠的關係,不然卡卡頌是個搶人農地跟城堡的人數暴力遊戲。

小四的兒子開始對台灣地理有進一步的認識,玩台灣地圖過程中,兒子不時就會脫口而出,這裡以前爸爸有帶我們去過。

姐姐寫線上功課,我跟弟弟一起玩兩人局卡卡頌。

台南府城

台北府城

正港的台灣卡卡頌地圖


第三場:卡卡頌兩人版

        玩上睡前,跟老婆大人連玩兩天的卡卡頌兩人版,這個版本的好處就是體積小很多,地圖片只有48片,所以可以很快完結遊戲,真的很適合睡前小戰一番。另外我自己影印原版的記分板,縮小並護貝,放進鐵盒內。這樣玩起來就方便計分。
        不過這兩局還是很平和,一次和局,一起老婆小贏我2分,比數都很接近。因為板塊少,所以能打的變化便不多,更大的缺點就是沒有任何擴充,可以來擴加本體。因為兩人版的版塊比正常版的小很多。大概就屬於兩人睡前的歡樂小品遊戲!
        雖然CP值不高,不過鐵盒的質感真的不錯,拿來擺設都覺得很有尊榮感。

兩人版圖板擺完,面積最多也只有怎麼大而已。

鐵盒質感真的不錯。


2021年10月1日 星期五

桌遊私人幫-10 3+11前的桌遊分享(上)淑女與紳士 小小城鎮 聖地牙哥

 前言:3+11之前,雖然全球疫情還是很險峻,但台灣還是一片歌舞昇平,好像平行世界一樣,馬照跑、舞照跳,大家桌遊團戰一場接著一場,我還在3+11前爬了下雪的七星山及雪山,雖然不能出國旅行,卻還是能在台灣正常的遊山玩水打桌遊。但3+11以後全變了,世界真的變的不一樣了!或許能打出這一篇網誌分享,還說不定是我好運沒中獎,感謝老天我還能玩桌遊。但在等待疫情解封的這一陣子,真的整個生活型態都改變了! 

趁著還有命,趕緊再補一下桌遊日誌,將3+11前的桌遊團戰紀錄下來。


1. Ladies & Gentlemen 淑女與紳士

這款遊戲簡直是大型的男女破冰聯誼遊戲,人越多越好玩,為了湊足8人,就拉了兩位小五生一起玩。遊戲過程真的歡樂無限,歡笑連連,效果出乎我意料之外。或許重度策略玩家會不屑一顧,但是能遊戲還是有模擬出19世紀中產階級的男女價值觀,放在今日的教育界,只能說政治非常不正確的桌遊。

好玩點:

         1.超過8人以上的輕度策略遊戲,這款遊戲介於派對與輕策遊戲之間。能同時滿足8人的遊戲說實在不多,遊戲過程幾乎同時動作,不容易產生時間等待感。

         2.同隊組合,生理男與生理女的角色,玩法不同、策略不同。生理男就是比快、比瞬間判斷力、決斷力,手腳快速的搶錢、搶資源,來解合約累積資金,供同隊生理女盡情揮霍。生理女的玩法,較富多一點點策略,需要搭配同品牌的衣服、及各式各樣的衣物配件,還要在做足面子的狀態下衡量老公的經濟能力,來營造貴婦形象進而獲取高分。因為兩邊玩法不同,又增加這款遊戲的一點點耐玩性。

         3.玩輸了,可以怪豬隊友。

         4.人太少無法玩,雖然4人就可以玩,但只能分成兩隊,打起來少了歡樂感,這一款還是推薦8人同樂。

第一次開局,湊了8個人玩,可惜生理男只有兩位。

規則還是有點瑣瑣碎,買衣服搭配時,要注意的細節不少,所以第一次玩還是有玩錯地方。



寒假團戰:這一場只有6人,還是戰的不亦樂乎。
這遊戲乾脆叫"貴婦養成日記"好啦!當貴婦還真不容易,又要名牌包、又要整套禮服,帽子、手套、珠寶缺一不可,還要瑪麗亞來伺候,男人真命苦。



2.小小城鎮:三人局,能運用建築卡牌的組合技,將其效益發揮到最大的玩家,就能贏得遊戲最後的勝利。

我的城鎮,能塞滿的空間都塞滿了,理所當然第一名。

友人初學者,根本是來搞笑的,一堆地方都是空的。最後一名。


老婆大人的小小城鎮,果然經過好幾場的練習,有點樣子出來了!


3.Santiago聖地牙哥
    好像還有另一款遊戲也叫"聖地牙哥",不過後面加了個"古巴",這地球上叫"聖地牙哥"的地名,差不多也跟中正路在台灣的泛濫一樣多!而桌遊界的撞名王桌遊到底是那一款呢?不知道有沒有人調查過?

   所以今天玩的"聖地牙哥"是位在西非維德角外海的"聖地牙哥島"上所發生的故事。在農業體系落後的島上,各家族輪流掌握著水源供給的權利,玩家試著透過賄絡當期工頭,來讓自家農田獲得水源灌溉,沒有水源灌溉的農田,可能會在一兩回合內變成荒地,整個遊戲情境帶入的非常好,算是遊戲機智能與故事情境做結合的好案例。

1.遊戲帶入感佳:能體會水源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不小心真的會引發戰爭。

2.節奏輕快:翻出農田種類--競標,擺放農田,賄絡工頭,擺設灌溉水道。一
   個下午可以連續上訴好幾局。

3.遊戲過程充滿歡樂:遊戲機制的重點就是競標、賄絡、及搭便車效應,期間 充滿各種心機計算。蓋農田時,要不要搭順風車?緊鄰水源附近其他玩家的農田,大家共享水源?還是自己獨享水源,不要分一杯羹給其他玩家?要花大錢賄絡工頭嗎?或者不接受賄絡,但要付出正義的代價,才能將水道擺放到符合大眾利益的地方,值得嗎? 種種利益糾葛,真的很寫實,玩起來自然有趣!


第一場:B男第一、D女二、A女三、我四、老婆五。只要是嘴砲遊戲我都很容易被針對,主糾主的困擾。


遊戲期間各種利益糾葛、談判杯葛、恐嚇威嚇、恐怖平衡,這遊戲格局雖然不大,卻是競標類中我很喜歡的遊戲,僅次於房地產拍賣。(當代藝術計算太複雜了,不常開、心得不多)


感覺有點像波多黎各的農田板塊


最終局面:計分方式是依農田大小及上方的資源來計分(同一色的農地板塊數量乘以玩家自己擁有的產量標記數量) 。與多諾米王國的計分方式很像。例如上圖中藍色豌豆農田共6塊,黑色家有五個資源標記在上頭,所以6*5共30分。

二、三場:為了遊戲的公平性,大家決定在神明桌前玩桌遊。誰出老千,就是騙神仔。

這遊戲可以套用清代閩客爭水源的故事背景

遊玩過程,真的嘴砲連連,展現合眾連橫的宮鬥戲碼。

第二場:第一名A女、依序老婆、C女、我、B男

第三場:第一名我、依序老婆、B男、C女、A女


這家桌遊店真棒,還有小小服務生來上菜單,供大家點下午茶